一、學院概況
為深度對接國家“交通強國”戰略部署,積極服務“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響應新疆交通運輸產業快速發展需求,契合biwn必贏網址發展定位,2021年4月經校黨委研究決定,依托機械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系成立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逐步實行教學科研一體化管理。2022年2月通過優化配置建筑工程學院交通土建方向優秀師資及工程訓練中心實驗技術力量,學院正式獨立建制運行。
學院秉承“高質量、特色化、內涵式”發展理念,以建設“中亞一流、區域特色”為戰略目標,著力構建健全的交通運輸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體系,打造具有“雙一流”特色的教學科研團隊,努力建成一流的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不斷增強對新疆乃至周邊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服務能力。
學院現設交通工程與智慧交通兩個專業。其中,交通工程專業肇始于1979年建立的汽車專業,2003年起招生,2011年入選自治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專業,2017年獲批校級戰略新興重點專業,2022年躋身省級一流專業建設行列。2022年分設交通規劃與管理和道路工程兩個教學模塊,道路工程方向始于1983年的路橋專業,2023年學院率先在西北地區開設智慧交通專業。
2023年學院獲批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交通基礎設施工程、交通信息控制工程3個方向;同年,學院獲批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新疆交通基礎設施綠色建養與智慧交通管控重點實驗室,聚焦三大研究方向:面向韌性的交通基礎設施綠色建養與固廢應用可持續技術體系、基于地域特性和需求下智慧交通管控理論與關鍵技術、稀疏路網環境下交通安全改善及提升技術;2024年學院獲批交通運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至此,學院基本建立了“專業建設-學科發展-平臺支撐”的協同創新機制,形成了“本-碩貫通”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建設高水平特色學院為目標,根據“立足新疆、面向西部、輻射中亞”的專業服務定位,構建“學科交叉-產教融合-國際視野”相融合的育人體系,為交通運輸領域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環境意識、科學素養、人文情懷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科研人才,在交通規劃與組織設計、交通管理控制、交通安全工程、交通設計、路基路面工程、交通運行評價、智能交通系統、智慧決策等方面形成技術優勢,社會服務覆蓋全疆14個地州市,在智慧城市、沙漠公路、口岸物流等領域形成特色服務網絡,畢業生遍及道路、軌道、航空、城市交通等全領域。
二、師資隊伍建設
全院共41名教師,博士學歷占比51.2%,職稱占比如下:正高級職稱占比26.8%,副高級職稱占比21.9%,中級職稱占比26.82%。其中,含2名教育部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教指委委員、1名教育部校企聯聘“長江學者”、1名biwn必贏網址領軍人才、1名自治區“天池特聘教授”、1名自治區“天池英才”領軍人才、12名自治區“天池英才”博士、1名客座教授、以及1名博士服務團援疆干部。
三、實驗室建設
學院現有4個科研實驗平臺和4個專業實驗平臺。其中,科研實驗平臺包括交通規劃與智能控制實驗室、交通基礎設施綠色智能建養實驗室、智慧物流創新研究室、路域安全與應急保障實驗室,專業實驗平臺涵蓋智能交通工程綜合實驗室、交通調查與勘測實驗室、交通模擬仿真實驗室、汽車尾氣排放與安全性檢測實驗室,形成了覆蓋學科全鏈條的實踐教學與科研創新支撐體系。學院2024年獲批biwn必贏網址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智能交通工程工作室,實驗創新中心系統整合實驗實踐教學資源,專職承擔“三創”項目孵化、“雙一流”教學科研設備運維、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科研設備統籌管理等工作,通過構建“教學-科研-服務”三位一體運行機制,在特色學科建設、創新人才培養、關鍵技術攻關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四、特色專業
交通工程專業歷經二十余年建設形成顯著發展脈絡,2011年入選自治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專業,2017年獲評biwn必贏網址戰略新興重點專業,2021年獲批自治區一流專業建設項目,2022年正式獲批教育部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服務網絡覆蓋全疆14個地州市,畢業生遍及城市綜合交通、道路交通、軌道交通、航空交通等全領域,深度參與新疆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作為西北地區首批新工科專業,智慧交通專業于2023年獲教育部批準并啟動招生。專業建設深度融合兩大科研平臺優勢:依托2012年創建的交通規劃與智能控制研究所和2018年成立的biwn必贏網址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城市與智能交通方向),聚焦智能交通數據采集設備、交通大數據分析、智慧出行服務三大領域,著力培養具有智能交通數據采集設備設計、智慧管控平臺開發、交通數字化轉型實施能力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